近日,2023年度江苏省海绵城市优秀工程案例评选结果揭晓,生态科技岛北部初级中学项目(金陵中学附属初中)在此次案例评选中荣获二等奖。据悉,这是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类最高荣誉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“会呼吸”的学校,看看这片被精心设计的神奇“海绵”吧。
(资料图)
金陵中学附属初中位于生态科技岛绿水街与环岛东路西北角,总占地面积约为3.87万平方米。主要功能包括教学楼、综合楼、球场、跑道等。作为岛上重要教育配套,金陵中学附属初中的建筑设计充分体现“生态与科技平衡发展”的理念,选用保温隔热的墙体、楼层绿化景观、太阳能光伏系统和屋面雨水回收系统,力求构建生态自然、绿色环保的花园式学校和教学环境。
下凹式绿地
雨水花园
透水混凝土
雨水PP模块调蓄池
屋顶花园
2016年,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列为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片区,岛上编制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,构建6大类18项指标,从水安全、水生态、水环境、水资源、水文化、可持续发展六个方面全面落实海绵生态规划理念。从水系、地块、公园绿地、道路、排水设施等方面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要求每公顷建设用地的雨水调蓄容积不得小于100立方米。如今全岛绿化覆盖率近70%,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%,面源污染削减率高于60%。
生态科技岛地属长江漫滩地貌,生态基底条件优越,经过科学规划与建设,全岛已经由众多大小不一的“海绵”共同作用形成了“全域海绵”。在这里,“大海绵”是岛内的水网和绿地空间,“中小海绵”是道路、地块以及管网、泵站等设施。通过建设下凹绿地、雨水花园、植被缓冲带,生态草沟、透水路面等,使雨水直接排入湿地,既保护了全岛河道水质,也能起到缓解排水管网排水压力,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。
▲有缺口的马路牙方便雨水排入下凹式绿地中
▲位于智立方中庭的雨水花园
沿环岛路走进夹江风光带,这里距离江边百余米,却包含了全岛海绵城市结构的重要两环——环岛路与江堤路之间为一环,江堤路与滨江绿道之间为另一环。为保护长江水质,岛内道路雨水进入风光带后,只能在每一环内进行滞留、渗透、净化和排放,不能直接流入长江。
在生态科技岛,透水砖铺装的人行道、隔几十公分就有一个缺口的马路牙子、下凹式绿地、生态停车场、雨水花园……“海绵体”配置随处可见,小雨中行走无需担心湿鞋,大雨不见积水现象。生态科技岛虽四面环水,但在雨季中实现小雨不积水、大雨不内涝,这便是海绵城市建设之功。
随处可见的“海绵”
建设海绵城市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,更是未来城市治理和发展的方向,生态科技岛在绿色生态保护的道路上不断探索,构建人、水、城和谐共生、生态宜居的“江岛样板”。
— END—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现在制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5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